欢乐斗地主_诈金花游戏

图片

创新浙江·看杭州 | 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中挑大梁当头雁

发布日期:2025-03-20 16:4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欢乐斗地主_诈金花游戏
分享:

编者按: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浙江的号角,从战略高度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任务。“创新浙江·看杭州”栏目以“1设区市 +N县(市、区)”的专辑形式,向您展现杭州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之路上的经验成效、特色探索。

日前,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一大批新锐科技企业的出圈,让杭州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近年来,杭州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大兴科技、大抓创新的浓厚氛围,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先手棋,为建设创新活力之城注入新内涵。杭州连续3年居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第14位,连续4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和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连续1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位

创新优化工作方法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新突破

强化目标导向,建立高效工作体系,创新“1245”工作法,形成互查互督、问题收集、难题协调、进展调度督导服务的闭环监管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发展。2023年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3.92%,比上年提升 0.11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860.7亿元,同比增长 2.4%,实现技术交易额1441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全市17个科创强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2.31亿元,谋划“两重”项目数和国债资金需求数均居全省第一

锚定打造策源地

科技创新平台质效有新提升

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全面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底座支撑。实施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加速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杭州超重力场正式试运行,杭州极弱磁大设施“沿途下蛋”年产零磁医疗设备100台,实现零磁科学“从 0到 1”的突破。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获批中央事业单位法人并揭牌,第三个大科学装置形成“1+4”培育体系,目前累计认定全省重点实验室109家,占全省的76.2%。新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累计达到39家。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累计33家,占全省8成以上

建立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坚持直接投入与引导撬动相结合,构建以“基础研究平台+自然科学基金”为框架的基础研究支持模式。首设规模2000万元的市自然科学基金,成立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联合基金,优化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环境。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比重从6.56%上升到10.01%。落实科研平台投入评价的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综合实施科研机构分级分类管理、高层次人才授权认定、成果转化多元激励制度等措施,推动以科创平台为牵动的教科人一体贯通。3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拥有高层次人才258人,孵化企业400多家,技术交易额超14.4亿元。

聚焦构筑首选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新跨越

加快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45 行动”,加快形成科技成果全过程全周期服务体系。制定出台首选地实施方案和12条政策措施,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三端突破,加速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成功开发全国首个成果转化智者大模型,目前已累计入库科技成果80余万项,1000余项科技成果与10000余家企业实现匹配,成功转化落地100余项

起草制定中试基地建设工作指引,建立4000人规模的成果转化员、创新协作员、技术经纪人“三员”融合队伍,积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持续深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布局36家概念验证中心,累计入库项目1418个,其中转化落地项目281个,获投融资近50亿元。

启动建设西湖区环紫金港、滨江区环大装置、余杭区环之江实验室、钱塘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现有市级以上孵化器613家,全市孵化总面积超6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2.7万家,带动就业超过18万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浙江大学等21家在杭高校院所累计赋权成果636项。

加速推进两链融合

新质生产力培育有新成效

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企业梯度培育,推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地实施,发布新一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4条科技创新政策,配套出台研发类科技保险补助、企业研发总部奖励等操作细则累计下达科技惠企资金16.2亿元升级“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推动“高新企业规上化和规上企业高新化”聚焦未来产业硬科技企业培育,出台《杭州市“新雏鹰”企业培育管理办法》,打造“科技型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一新雏鹰企业一省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累计认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70家、省科技领军企业34家,均居全省首位。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62万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连续12年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首位。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技项目组织机制改革,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23项,牵头组织实施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361项。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替代38项。获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20项,占全省的2/3

积极推动开放合作

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有新局面

深入实施“西湖明珠工程”、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等工作,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推广,会同市公安局共同设立首个可受理全市范围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许可“一件事”办理专窗。实施《杭州市科研机构分级分类评价办法(试行)》,落实人才自主评定方案,持续优化人才的引育、评定、服务机制。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两廊联进”。唱好杭甬“双城记”,深化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机制,开拓与香港科技合作,举办2024科技杭港推介暨签约大会。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落地实施,民间国际科技创新服务联盟长三角中心成立。成功举办2024年全球GEO工作计划项目、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研讨会和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总决赛。


来源 |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