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斗地主_诈金花游戏

图片
当前位置 :

从案例看路径 | 杭州市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创新实践③

发布日期:2025-08-26 16: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欢乐斗地主_诈金花游戏
分享:

编者按:今年以来,杭州市锚定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的目标,以探路者的奋进姿态,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市委科技办坚持“案例即路径”,以小切口牵引大突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一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破解教科人一体融合发展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更为探索“教科人一体改革”路径搭建了“桥梁”。

即日起,「创新杭州」推出《从案例看路径》系列报道,集中展示杭州市第一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案例的创新做法与优秀成果,以期为各地深化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01 临安区与浙江农林大学 深化区校合作探索教科人融合发展新范式

实施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临安区科技局

临安区围绕产业强区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浙江农林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化区校合作,通过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共育、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内容,探索形成了“以教促科、以科育才、以才强产”的融合发展生态。

一是共建平台,突破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激活人才活力。区校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成立了青山湖科技创新研究院、青山湖街道洪村农业科技园等平台,研究院已有“信息感知与人工智能团队”“激光光学与智能光学检测团队”等8个团队入驻,累计创建14个企业研发中心。区校共同打造的高科技现代农业策源地,正在开展水稻、玉米、大豆等育种与栽培科学研究近20项。

二是共育人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协同服务产业。构建“人才—技术—产业”共生生态系统,聘请浙江农林大学100名教授专家、100名硕博士为农业科技指导员进百村开展科技服务;开展浙江农林大学基层农技人员培养计划,2021年以来,完成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16名;临安区共从浙江农林大学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55人,共创建科技示范基地9个,引进新品种46个,推广新技术11项。

三是共享成果,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实现共赢发展。打造“需求牵引—实践赋能—成果反哺—人才成长”的人才发展闭环,以科技项目为载体,2021年以来,浙江农林大学在临安共转化科研成果344项,总计技术交易额9861万元。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生物圈保护等方面,推进合作项目61个。

02 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省农科院 湘湖实验室 以“四方合作”新机制推动科教人一体化发展

实施单位:杭州市经信局、萧山区人民政府

萧山区立足杭州打造生物医药“全球研发高地”目标,以钱湾生物港为核心载体,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链赋能—产业链集聚”的融合发展路径,全力构建集项目、资本、人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

一是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依托双聘团队建立“企业命题—实验室答题—平台验证—产线应用”闭环,确保科研课题100%源自企业真实需求。湘湖实验室和传化集团共建生物种业联合创新中心,将实验室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导入企业研发体系,推动传统育种向“智慧育种4.0”转型。

二是国际合作凝聚高端人才。该合作模式协助省农科院和湘湖实验室拓展了国际合作渠道,引进和培育了农业高端人才。同时,为人才提供了跨平台的发展机遇,助力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提升。

三是产研融合实现效益双赢。企业为高校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资金支持,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了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科研机构则为企业提供了前沿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实现了科研成果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03 科研与产业“两张皮”怎么破?极弱磁研究院“两院融合”给出新答案

实施单位: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滨江区科技局

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针对当前新型研发机构、高能级科创平台普遍面临的“科研资源分散、产学研协同不畅、人才流动受限”等现实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两院融合”的组织协同新模式,以机制破壁、链条重构、身份解绑为核心突破口,共同推进教科人一体化改革。

一是组织融合,构建“大科研”体系,激活创新要素“一盘棋”。大装置研究院依托北航在高精度极弱磁场测量领域的研究积累,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大设施研究院聚焦工程化应用,成功实现碱金属气室等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双方共建大科学设施及脑磁图验证中心,推动高端医疗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零磁医学”项目联合30余家医疗机构,建成全球最大心脑磁数据库(14万例),在胸痛分诊、缺血评估等领域取得突破。

二是全链贯通,创立“沿途下蛋”转化模式,贯通“科学—技术—产业”全链条。大装置研究院、大设施研究院建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培育”全链条转化机制,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磁、脑磁等高端医疗装备。2024年8月联合组建杭州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11月设立零磁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基金,构建“平台+高校+企业+资本”四维协同体系,形成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路径,为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

三是协同用才,创新“双聘制”人才机制,打造极弱磁场领域“国家队”。大装置研究院、大设施研究院创新实施“专职+兼职”的灵活用人模式,系统构建科学家、工程师和成果转化三支队伍,优化人才资源配置。2024年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攻关量子传感与零磁医疗装备核心技术。该机制突破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壁垒,打造了极弱磁场领域结构合理、协同高效的国家队,为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来源|法规处